会泽县:野马村特色种植富了群众
走进会泽县待补镇野马村,只见群众在百合、草莓大棚里忙碌采摘,全村2万亩特色农业欣欣向荣。
近年来,野马村大力实施改水修路治土工程,投资6000余万元建成高稳产农田近3万亩,配套建设了喷灌滴灌和生物防治设施。坚持“支部找出路、党员当大户、群众快致富”的致富路子,村干部率先垂范,开展百合花、草莓种植,并为群众种植特色经济作物提供技术和销售指导。
村总支书记崔兴德告诉笔者,他牵头成立了德刚种植专业合作社,合作社现有大户7户,种植百合花、草莓700多亩,可吸纳240余人在产业基地务工,同时接受26户贫困户产业贷款入股,每户每年可获得4000元收入,3年共计1.2万元的分红。
“以前没资金、没技术,后来我在崔书记的草莓基地打工,学到了一些技术,从去年起我自己种植草莓,今年又贷款15万元,种了15亩草莓。村干部还经常为我们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,种植和销售都没有问题。”野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关奎对今年脱贫出列信心满满。
在村干部带动下,野马村建成1万亩全省最大的百合花种植基地,平均亩产值可达4.8万元,实现纯收入1.8万元,是传统种植的几十倍。目前,野马村先后引进北京山谷园艺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,带动培育318户大户发展特色种植,全村种植百合花、草莓、蔬菜、水果萝卜达2万亩,每年带动当地1000余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务工,带动群众户均增收1.5万元。
据初步统计,逐渐富裕起来的野马村拥有车辆659辆,新建和在建楼房362户378栋,在外购房户88户,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1000余元,贫困人口减少到634人。
依靠特色种植,野马村成为全省脱贫快致富的一个典型。昔日“好个野马川,水冷海子宽,吃的麻洋芋,披的烂毡衫”的贫困落后面貌变成“如今野马川,致富路子宽,喝着瓶子酒,穿着羊毛衫”的富裕景象。